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经常复习做题,做上面既基础又新颖的选择题;抄上面经典简答题的答案,最好能记住以便灵活的运用到其它材料题或简答题上。注意综合比较,穿插训练各类貌似题,注意对简答题材料分析等综合性强的试题的分析研究。对一些典型例题,还要变换角度,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充分发挥题目的潜在资源,提高学习效率。2020年广州成考历史考点习题:血液与血液循环,供考生复习。
1[.单选题]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房室瓣关闭
B.房室瓣开放
C.动脉瓣关闭
D.动脉瓣开放
E.大动脉篱壁振动
[答案]A
2[.单选题]老年人主动脉弹性降低时,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
B.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
C.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D.收缩压变化不大,脉压显著加大
E.收缩压与脉压均无变化
[答案]B
3[.单选题]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旧流
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答案]D
4[.单选题]关于窦房结细胞生物电活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
B.0期除极由Ca2+内流形成
C.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
D.有明显的平台期
E.4期自动除极主要由K+外流进行性减少所致
[答案]D
5[.单选题]肌肉运动时,其血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动脉血压升高
B.未活动的肌肉内血管收缩
C.肌肉收缩时,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D.交感缩血管纤维活动减弱
E.心输出量增加
[答案]C
6[.单选题]第一心音到第二心音期间代表()。
A.心室舒张期
B.心室收缩期
C.心房收缩期
D.心房舒张期
E.等容收缩期
[答案]A
7[.单选题]对心动周期的下述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时程与心率呈反变
B.心舒期长于心缩期
C.室缩期长于房缩期
D.房舒期长于室舒期
E.心缩期长于心舒期
[答案]E
8[.单选题]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时()。
A.心室达到最大充盈
B.房室瓣关闭
C.心室容积不变
D.动脉瓣关闭
E.心室内压略高于心房内压
[答案]D
9[.单选题]微循环营养通路的周期性开闭,主要取决于()。
A.交感神经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
E.局部代谢产物
[答案]E
10[.单选题]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增强心肌收缩力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答案]D
11[.单选题]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
A.铁和维生素B12
B.维生素B12和叶酸
C.蛋白质和钙
D.蛋白质和铁
E.铁、蛋白质和维生素B6
[答案]D
12[.单选题]必须维生素K参与,才能在肝细胞生成的凝血因子是()。
A.Ca2+
B.Ⅷ因子
C.Ⅲ因子
D.Ⅻ因子
E.ⅡⅦⅨⅩ因子
[答案]E
13[.单选题]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快的人的血浆中,血沉将会()。
A.不变
B.增快
C.减慢
D.先增快后减慢
E.先减慢后增快
[答案]B
14[.单选题]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肾素
B.雄激素
C.生长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糖皮质激素
[答案]D
15[.单选题]当血小板数目低于下列哪一数值时,就会出现出血倾向()。
A.50000/mm3(50×109/L)
B.10000/mm3(100×109/L)
C.150000/mm3(150×109/L)
D.200000/mm3(200×109/L)
E250000/mm3(250×109/L)
[答案]A
16[.单选题]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的是()。
A.因子X被激活
B.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C.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D.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
E.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答案]B
17[.单选题]生理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于()。
A.无机盐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白蛋白
E.葡萄糖
[答案]D
18[.单选题]对各类白细胞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中性粒细胞可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
B.嗜碱粒细胞能释放组胺,与过敏反应有关
C.嗜酸粒细胞可通过免疫反应损伤蠕虫
D.淋巴细胞是机体内的主要免疫细胞
E.T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则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答案]E
19[.单选题]血清与血浆的重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
[答案]E
20[.单选题]参予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答案]D
多做题,是取得高分的基础。一个人学习的动力以及做事的动力,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更多成考复习练习,请考生关注
广州成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