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政治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中有很多概念,这些概念都是非常拗口甚至非常难理解的,考生在对这门科目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多结合新闻以及国家政策相结合,从多方面了解这些概念,考生才能正确的理解。2020年广州成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试题三,由
广州成考网整理,供考生复习。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是否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
C.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否有规律的问题
D.世界本原是一个还是二个的问题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D )
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C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参加社会实践
D.研究实际情况
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C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D )
A.能动性
B.间接性
C.客观性
D.直接性
1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 )
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1.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B )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A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B )
A.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B.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l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B )
A.社会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
1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B )
A.18世纪90年代初期
B.19世纪40年代中期
C.19世纪70年代末期
D.19世纪80年代中期
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C )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18.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D )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
A.客观实在性
B.不可逆性
C.可知性
D.伸张性
2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D )
A.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B.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1.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 A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22.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就没有肯定。这是一种( B )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 )
A.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B.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理论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25.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 D )
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C.指出入的认识可以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D.指出通过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26.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D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D.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27.社会存在是指 ( D )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8.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这是因为 ( A )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它渗透于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29.以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形成的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是 ( A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C.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30.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C )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推荐:
专升本辅导政治